移民拉脫維亞體驗拉脫維亞生活:隆達烈宮(Rundale Palace)始建于18世紀,是意大利裔俄國建筑師巴爾托洛梅奧·拉斯特里為庫爾蘭公爵恩斯特·約翰·比隆設計的夏宮,這位建筑師的另一個大名鼎鼎的作品則是圣彼得堡的冬宮。隆達烈宮的建筑結構模仿法國凡爾賽宮,故有“小凡爾賽宮”和“小冬宮”之稱。
這是典型的巴洛克式的宮殿,金色大廳的金碧輝煌和白色大廳的素凈典雅形成鮮明的對比。墻上掛著的名畫、各種鐘表擺設、以及美輪美奐的雕飾顯示著宮殿全盛時期宮廷生活的豐富多彩。
穿行在隆達烈宮的房間和走廊里,仿佛時光倒流,我們又回到了三百年前的時光,和公爵在一起討論家國大事。但當年的公爵恩斯特·約翰·馮·比隆恐怕過的并不開心。他是在1737年被俄羅斯女沙皇安娜·伊凡諾芙娜任命為庫爾蘭公爵的。繼位之初,恩斯特·約翰·馮·比隆受到來自俄羅斯的大量資金支持,隆達烈宮也是那個時候開始修建的。
但好景不長,安娜·伊凡諾芙娜于1740年逝世,導致馮·比隆在第二年流放至西伯利亞。在那里,他希望通過公爵委員會,繼續控制庫爾蘭的事物;但庫爾蘭的領主們顯然對此并不買賬,他們拒絕公爵委員會的管理。
隨后風云變幻,奧地利支持的路易斯·恩斯特和波蘭支持的卡爾·克里斯蒂安·約瑟夫相繼成為庫爾蘭公爵。直到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初期的1763年,馮·比隆才重新成為庫爾蘭公爵,隆達烈宮殿的建筑施工也得以繼續。
6年之后,完成了宮殿建筑的馮·比隆把公爵之為傳給了兒子。但這時庫爾蘭公國已經是風雨飄搖……
隆達烈宮共兩層138個房間,我們目前能看到的開放供游客參觀的有40多個房間。宮殿歷經滄桑,幾次修復后才得以重現它當年的風采。1972年,隆達烈宮被開辟為博物館(Rundale Palace Museum), 至今仍有一些修復工作尚未完成。
隆達烈的花園也是典型的法式花園:一排排經過精心修剪的花壇尤顯整齊。我們到來之時正逢郁金香盛開,繁花錦簇之間,藍天白云之下,遠處的宮殿建筑愈加顯得宏偉壯麗。
投資有風險,以上信息供參考。
上一條:拉脫維亞里加老城的六個怡然美韻
下一條:西班牙:細說社會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