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商大廈或老式居民樓二層以上落戶的商鋪,被香港人稱作“樓上鋪”。從服裝飾品、醫藥百貨、家居用品,到教育中心、美發沙龍和飲品食肆,這些以經營項目繁多著稱的店鋪幾近包羅萬象。再加上外觀上的絢麗多彩和個性十足,其已成為香港商業形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靚麗部分。
長時間以來,香港各個商業區品牌愈發趨同,香港的鬧市區也長得越來越像,盡管高密度的店鋪給游客帶來方便,但逛街的樂趣也逐漸失去。樓上鋪的出現,很好地彌補了個性化缺失所帶來的遺憾。
這些藏匿在各個大廈及居民樓中的店鋪,帶給購物者一種自由探尋的新鮮感。到達一些店鋪,需要爬上略顯逼仄的臺階,但進入后則會豁然開朗。通常,這些店鋪會將墻壁改為通透的落地窗,看著樓下擁擠熙攘的街面,這種跳脫出人群的購物體驗更為難得。
此外,與臨街店鋪相比,這類店顧客通常較少,可以慢慢挑選中意商品,銷售人員的態度也比較熱情。而由于店鋪內大多為香港本地客人,外來游客還可以在購物時,近距離感受本地居民的所需與所愛。
隨著傳統制造業北移,香港經濟自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轉型,由此出現一批空置的工廈,它們也正在逐漸轉變用途。
新海怡廣場位于景色優美的鴨脷洲,這個由工業大廈成功改造的購物中心已在內地游客中小有名氣。24層高的工廈中設有逾150間店鋪,大多為頗具特色的家居用品店和名牌折扣店,其中不乏連卡佛和Joyce W arehouse等大品牌專營店,運氣好的話可以淘到低于市價很多的名牌服飾。
香港的美食同樣不容錯過。除了大型商業中心和獨立成戶的餐廳,在最新的《2014米芝蓮香港澳門指南》評選出的香港餐廳中,有一眾食肆都選擇在樓上開鋪。記者統計榜單后發現,在18家摘得米芝蓮三星和二星的優質餐廳中,近70%的餐廳都高居樓上。
為何很多香港的星級食肆偏愛在樓上鋪經營?其中一個原因是高層的視野廣闊,在夜晚品嘗美食時欣賞香港絢爛的夜景,能獲得味覺和視覺的雙重享受。此外,這種樓上餐廳較好的私密性,也滿足了喜歡清靜客人的需求。
除了美食,有情調的咖啡屋也是午后休閑的絕佳場所。“喵星球”咖啡屋坐落于銅鑼灣崇光百貨后側一座大廈的4層。
“選擇做樓上鋪是因為銅鑼灣地段街道兩旁的鋪租昂貴,10平方米每月就高達十幾萬港元,而這家樓上鋪每個月租金為4萬港元,便宜了不少。”店主何靜坦言,很多店鋪都是由于高昂的租金而選址樓上。在她的印象中,隨著租金的不斷上漲,近兩三年來,銅鑼灣地帶的居民樓、商業大廈內多了不少樓上商鋪。
樓上鋪作為香港昂貴地租和店主追求個性的共同產物,已成為代表香港文化的一種新標志。有意思的是,它們也延伸到一些品牌中,比如有的品牌干脆用“樓上”二字來命名。
“樓上”燕窩莊成立于1998年,一開始公司就以樓上鋪形式經營。“樓上”的產品豐富,燕窩、冬蟲夏草、日本海參干鮑、海味、滋補品等,逐漸吸引了不少客戶光顧,目前已有25間分店。雖然做出了名氣,“樓上”燕窩卻仍舊選擇將大多數店鋪開在大廈樓上,因為其深諳“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
投資有風險,以上信息供參考。
下一條:菲律賓度假去哪兒?魅力天堂長灘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