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移民新加坡關注新加坡經濟:新加坡作為全球化工業樞紐的地位,與裕廊島的大規模開發休戚相關。
目前裕廊化工島上共有100多家能源與化工企業,累計吸引外資超過470億新元(約合2350億人民幣),雇員達八千多人。包括荷蘭皇家殼牌(Shell)、美國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美國雪佛龍(Chevron) 、美國杜邦(DuPont ) 、德國巴斯夫(BASF)、日本住友化學(Sumitomo Chemicals) 及日本三井化學(MitsuiChemicals) 等國際化工業巨頭都在化工島建有生產基地。
2013年新加坡化學工業總產值971.1億新元,占制造業總產值的33.4%;增加值為39.8億新元,占制造業增加值的6.9%;就業人數2.49萬人,占制造業就業人數的6%。
競爭力
在整個價值鏈中,專有制造工藝是能源公司和化工公司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新加坡擁有成熟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對于想要開發專有技術和制造工藝再將其開發成果商業化的公司而言,新加坡是理想選擇。
化學與工程科學研究院 (ICES) 就位于裕廊島,它直屬科技研究局 (A*STAR),是一所自主國家研究機構。該研究院的建立是為了進行一系列的研發活動,從探索性研究到工藝開發、優化和問題克攻,以及試點規模項目的運作。ICES 的中心任務是提供高度訓練的研發人員,建立一個強大的科學基地,以及開發技術與基礎設施。
新加坡不僅有 ICES 這樣的公共研究機構,還有許多化工公司(如 3M、拜耳和巴斯夫等)成立的私立研究中心。
新加坡在海運和離岸工程、水務處理和潤滑劑等產業也具有一定優勢,并著重開發高增值的精細化學品工業,來服務其他相關的產業群,進一步拓展化工業。同時,精細化工公司可以利用新加坡與其客戶和最終消費者近距離的優勢,針對其消費者開發新的精細化學品,迅速地應對亞洲市場不斷涌現的新需求。
在這高度復雜又充滿活力的行業中,人才是核心推動力。新加坡的學術機構每年都培養并向該行業輸送一大批優秀的工程和管理人才,還有技藝精湛的技術人員。為了進一步讓工程系畢業生踏入行業做好充分準備,政府在裕廊島投資興建了高效的煤油分離器。該設備建在化學加工科技中心 (CPTC),為畢業生們提供了一個模擬啟動、關閉和安全程序的試點。
除了擁有一大批受過良好培訓的本土人力資源,新加坡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宜居性能,使這里的企業能夠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經驗豐富的人才。
裕廊島也是一個安全有保障的化學品制造基地,注重安全和安保。
發展趨勢
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和全球能源緊張的問題,新加坡帶頭提高了能源效率和排放管理方面的標準。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將會看到具有影響力的項目陸續的啟動,以保持裕廊島綜作為合性制造業中心的吸引力。這包括關鍵基礎設施的建設,如修建煤氣化廠、液化天然氣站和多用戶產品電網。
亞洲在各方面都正在經歷巨大的發展,如迅速的城市化、人口結構變化和中產階級的興起,這些都在改變著亞洲市場上的產品和服務需求。作為世界上最先進的能源與化工樞紐之一,新加坡在產量和研究兩方面對該行業都有一定的貢獻。
投資有風險,以上信息供參考。
上一條:新加坡換駕照的方法
下一條:北京白領能在希臘過上什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