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投資移民傾聽香港聲音:過去10年,風水熱潮席卷香港。政府、大學、富豪等作重大決定時,每每倚賴風水師的意見。有香港高官戲言,以前常說“發三師”,即逢做律師、會計師、醫師必發達,但現在看來是“發”風水師。

兩任特首與風水的緣分
在香港,有兩則傳聞很流行,講的是兩任特首與風水間擺不脫的情緣。早在上任之前,董建華先生就請了風水師替他看風水,發現前港督府風水不佳,所以拒絕入住,堅持住在自己家。對此,董特首的助理曾鄭重其事地解釋,“看了對香港也好”“寧可信其有”。但風水之說至此并未完結。到了2002年,董建華競逐連任第二屆行政長官時,雖然早早獲得足夠的提名人數,但他仍然特意擇定良辰吉日,選在2月19日正午12時到選舉事務處提交報名表,令人生疑。及至問了堪輿學家,才真相大白。原來董建華屬牛,當天為定日(幾日之內,事情發展非常復雜),五行屬土,正午12時屬火,火生土,會出現霸氣現象,參政的人當天一出來就可以打敗別人,很難再有其他人出來參選。后來的事實是,當年只有董建華一人競選,并以高票當選特首。
時隔三年,輪到曾蔭權在2005年上臺。外界以為他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定不會信風水。孰料,曾蔭權一上任,也自掏腰包找了一名風水師看禮賓府風水,指點迷津。甚至還惹出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除了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收到匿名舉報外,不少城中名人也收到一張把禮賓府的廳堂、睡房、花園、大閘都描繪得巨細無遺的風水光盤。天主教徒看風水的故事隨即成了香港市民茶余飯后的最佳娛樂精品。湊巧的是,曾蔭權上任后,香港經濟就持續出現好轉,失業率月月下降,股市則日日上升。“曾蔭權運氣好!”這一看法一時在香港政壇盛傳。兩任香港特首及政壇人士對風水的認真,或多或少反映了風水這一行業在香港受歡迎的程度。
風水是港人生活的一部分
一直以來,不僅是特首,風水術數也是港人生活的一部分。例如家中有人仙逝,香港市民總想覓一塊風水寶地讓先人下葬,除了希望先人能夠入土為安外,亦寄寓了福蔭后人的深意。而在日常的生活中,風水之說更廣泛應用,甚至成了人們下決定的一個托付關鍵,不少香港人置業之時,除了考慮價錢及地區之外,亦會考慮房子是否風水好。甚至一些思想已極度西化的香港富豪,篤信更深。在香港富豪榜名列第二位的恒基主席李兆基篤信道教。他的師傳是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李兆基曾透露,與任法融的關系“亦師亦友”,對方建議的風水擺設及卜卦“十有九中”,所以對方建議的風水擺設他均會采納。年輕西化的香港首富之子李澤楷也是一樣,不僅重大生意找風水師擇日選吉時,連相約生意朋友吃飯,李澤楷也一樣要擇日擇時。
但最引人矚目的則是香港富婆之首龔如心。生病期間,一向節儉得近乎苛刻的她,曾按風水大師之言,從內地運來數以噸計的木化石放在辦公室,據說木化石存儲了天地靈氣,可以吸走負能量,改變氣場。她又求教風水大師俞志麟“種生基”。俞志麟建議,只要揀一塊風水地做墳,然后把自己的血、指甲和貼身衣物等一齊埋葬,便可聚集天地靈氣轉運。龔如心的生基地,位于廣西合蒲縣星島湖上,前臨“九曲水”,寓意聚水,后靠七八重山,象征有堅挺靠山,石碑上用紅字寫上“龔如心生基福地”,于2005年竣工,總耗資達16萬元。可惜,最終一切都枉然。不過,即便如此,富豪圈的風水潮依然有增無減。
迪斯尼也聽風水師
至于身在香港的洋人洋行,在耳濡目染下,也對中國傳統文化之一的風水產生了偏愛。許多外國大企業在香港開張動土,除了燒豬拜神、上香祈福外,也要找堪輿家趨吉避兇,找風水師擺位擋煞,幾乎已是指定動作。在2005年9月啟用的香港迪斯尼樂園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所謂入鄉隨俗,這家來自美國的公司,多處布局就是刻意根據風水而設計的,當中包括把公園入口大門改為斜線排列、迪斯尼站通往入口及碼頭的行人路亦改為微彎,以確保樂園啟用后能夠聚集樂園內的財氣,不至于流入大海。位于樂園旁邊的兩家迪斯尼酒店也不例外。為了確保“正能量”可以流動,酒店內的餐廳及酒廊到處都可以見到以水為設計主題的裝飾,例如水墻及水池等。此外,迪斯尼還按香港的風俗,盡量避免用“四(死)”字,兩家酒店都沒有四樓,其中好萊塢酒店每層房間的編號,亦以好意頭的“628”開始,盡量避開“四”字。香港迪斯尼樂園酒店內的大禮堂,面積都充滿中國人的智慧,總面積為888平方米,寓意“發發發”,而中菜廳“晶荷軒”內,亦設有2258(易易生發)個水晶荷花。
風水師“錢途”大好
中國古諺有云:“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在古人的觀念中,風水占了很重要的位置,甚至較讀書的排名更高。但事實上,香港風水學最初并登不得大雅之堂。而是1997年回歸后,亞洲金融風暴、非典等風浪頻頻襲來,使不少港人感到命運無常,于是風水師行當才由此風生水起,不少港人對它趨之若鶩,甚至專門進修風水。以此為職業。在風水學徒里,身兼“杏花樓”甜品店老板的風水師周漢明,便是由普通人成功轉型為風水師的一個成功個案。周漢明自小便鉆研各類風水書籍,又報讀大大小小的風水研習班,中學露營時,便輪流為各同學“睇相”(看相)。那時,每次學校旅行,晚上都不能睡覺,因為同學排隊要他替他們算命。自此以后,周漢明便累積一個又一個客戶,公余時便兼職看風水。1984年,他離開了熟悉的制衣業,全職當風水師。他一語道破風水師收入如何吸引人,周師傅說:“轉行第一個月,收入已經多過制衣的時候。”